首页 · 新书上架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21章内容,前6章主要介绍第一性原理、投资公理、投资方法总论、投资的本质、投资者构成和价格波动之源,第7章到第20章介绍了价值投资派和成长投资派代表人物的投资经历及其著作,最后章节给出了作者总结的成长投资万能公式供读者参考。

    编辑推荐

    投资之争,其实质就是投资逻辑之争。不同的投资者,持有不同的投资逻辑,这些逻辑的碰撞,使得不同投资者面对同一个价格产生分歧,从而促使成交。要判断价格波动的方向,就要紧紧抓住主力投资者的投资逻辑,并合理地跟随。市场主流的投资方法是基本面研究和技术分析。从基本面的角度而言,又包含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即如何选出真正有价值和成长性的股票;从技术面的角度来看,就是如何找到高胜算的规律。作者从第一性原理和投资公理等经典理论出发,介绍了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的逻辑和理念,并介绍了12位著名投资大师的成长经历和投资风格,帮助读者找到自己的投资之道。

    作者简介

    潘滨,厦门大学金融学硕士,财经作家,投资人。超过20年股市实战经验,擅长个股基本面研究,出版图书多部。

    前言

    投资,貌似是世上最简单的事儿,敲敲键盘,瞬间买入;动动手指,刹那卖出。完全不需要任何技能或者体力。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投资是世上最难的事儿,因为投资的世界里,没有标准答案。
    A 股市场开放得比较晚,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 年11 月26日正式挂牌,距今不过30 多年时间。1792 年5 月17 日,24 名美国证券经纪人在纽约签署《梧桐树协议》,之后,在此基础上创立纽约证券交易所,距今已然超过200 年。
    在这200 年里,美国的股市,各种炒作层出不穷,各种流派百家争鸣,但最终美国股市形成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格局,而机构又以价值投资为主。可以说,这种格局的形成,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
    美国股市也曾经出现过很多股神,其璀璨程度,堪比流星,灿烂却短暂。技术派大师最大的问题,就是控制不好回撤。这个问题,几乎无解。只要是趋势跟随策略,只要是追涨突破买入的,几乎就是不可避免。而大幅回撤,对资产管理来说,绝对是灾难。没有几个投资者能够安然承受动辄30% 到50% 的回撤。所以控制不好回撤,几乎就没有可能长期从事资产管理行业,也就意味着,最终只能当个散户。
    就价值投资而言,巴菲特实在是太有名了,太成功了,导致国内投资圈儿言必称巴菲特,好像只有学习巴菲特才能取得成功。实际上,目前为止,也没有第二个巴菲特出现。可见,要么巴菲特的成功是幸存者偏差,要么他有核心的秘诀不为世人所知。
    实际上,价值派大师可以说是人才辈出,灿若星辰,但是国内知道甚至熟悉的并不多。就连很多研究价值投资的投资者,也并不能掌握全貌。笔者在研究价值投资的过程中,仔细研究了诸多大师,有美国的,也有欧洲的,有价值投资的,也有成长投资的,他们的方法各异,但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投资体系,并在实战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笔者觉得有必要认真地分析这些大师们各自的独门技巧,以及他们的共同内核,为自己的投资实践提供支持。这就是本书出版的初衷。
    只有经过足够的时间沉淀,方知谁是真英雄。就投资而言,至少十年的持续记录,才是证明一个人投资方法是否可行的必要指标。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价值投资派占据了绝对上风,至少可以找出数十位符合标准的投资大师,甚至更多。而其他流派的投资大师,可以说双手就能数得过来。这毋庸置疑地证明了价值投资的含金量和碾压式优势。
    总体而言,价值投资因为其扎实的逻辑基础,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战中,都具有极佳的说服力。但是大师们各异的投资经历,也说明了价值投资大师并不是单纯地学习模仿最原始的价值投资——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而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才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
    当然,也有不少大师,借鉴了技术分析的方法,形成了并不纯粹但更有效的独特投资方法。
    实际上,股价的波动受到至少三种力量的影响:第一是业绩,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每股收益,这是决定股价波动的长期力量;第二是周期,这是决定股价波动的中期力量;第三是技术,这是决定股价波动的短期力量。
    价值的本质是成长,周期的本质是回归,技术的本质是惯性。三种力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呈现出一种既有规律,又似混沌的特征。但是三者的作用显然并不等同,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业绩的力量更强劲,更持久,所以长线操作必须建立在价值的基础上。但价值对中线的作用就弱了许多,对短线来说,几近于无。所以也不能说谁比谁重要,各有发挥的空间,各有独特的功能。能够兼容并蓄,取长补短,方为投资大道。
    让我们一起努力,取得更好的投资成绩,才是最终目的。加油吧,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