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稿聚焦大正、昭和和战后这三个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文本,对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文学也有涉猎, 表现了日本不同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特点,以及日本女性主义文学历程的曲折发展。本书的分析坚持了女性主义理论与女性主义文本的有机结合,比较恰当地运用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结合女性文学的发展特点,有效地甄别出女性主义文本具有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女性形象的论述。
编辑推荐
日本女性文学一直是国内题材不多的文学,本书围绕不同时期的女性文学文本进行分析,表表现了日本女性主义文学特点,以及日本女性主义文学历程的曲折发展。为国内日本女性文学的研究提供了范本。
作者简介
李先瑞,博士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晋升教授,曾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硕士生导师,2008年荣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2009年获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2021年转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工作,担任日语学科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议专家,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日语修辞学研究和日本女性文学研究。出版专著4部,译著1部,主编教材20册,参编教材7册,公开发表论文9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项目两项,完成省市级项目多项。近五年发表论文近40篇。
前言
以先瑞教授为课题主持人的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日本女性主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已经顺利完成,结项等级良好,可喜可贺,中国日本文学研究界又增添了关于日本女性主义文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先瑞教授请我作序,我欣然应允。一方面是因为先瑞教授是我的博士开门弟子,他能够在学问上积极进步、扬名立万,作为导师我亦感到光荣和欣喜。另一方面,近些年国内日本文学研究界关于女性文学及女性主义文学的研究蒸蒸日上,成果喜人,先瑞教授作为男性,能够勇敢地承担此类项目,开展此类研究并取得比较丰硕的成果,值得肯定。相比较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日本的女性主义文学起步较早,它起源于明治中期清水紫琴的《破碎的婚戒》,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于20世纪10年代蓬勃开展。众所周知,以平塚雷鸟等人为主的“青鞜”文学运动开辟了该时期女性主义文学发表作品的重要园地。《青鞜》周围聚集了与谢野晶子、田村俊子、荒木郁子、保持研子等女性作家和诗人,她们是追求男女平等的新女性。昭和初期宫本百合子、野上弥生子两位作家发表了女性主义作品之后,日本进入15年战争时期,该时期不要说女性主义作品,连普通作品都难以发表。战后初期,尽管日本实施了民主主义改革,女性地位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女性主义创作全面复苏是在20世纪60年代。受世界范围的第二次女性解放浪潮的影响,尤其是受到美国激进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日本掀起第二次女性解放运动,许多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呈现出“杀母弑子”图式,表现出对女性妊娠及生育的极度厌恶。近代时期,日本女性主义文学深受欧美女性主义文学的影响。比如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剧作《玩偶之家》在日本公演后掀起女性解放热潮。同时期,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则是向日本学习得来的。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发表的《贞操贵于道德》便很好地阐释了与谢野晶子的思想。这篇作品在中国文坛掀起有关“贞操”问题的大讨论,也间接见证了日本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不仅是女性主义思想,许多欧美文艺思潮皆是经由日本传入中国的。这些思想或思潮深深扎根于本土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结出灿烂的果实。言归正传,再回到先瑞教授的书稿上面来。这部书稿是在其常年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看了作者写的后序方知,先瑞教授已经发表了相关方面的论文近30篇。由此可见,先瑞教授在该方面有较深的造诣。通读书稿发现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该著作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从明治中期到大正时期,再由昭和初期到战后时期,不同时代的女性对于自我解放的理解程度不同。女性解放由初的争取婚姻自主到后来争取男女在多个方面的平等,再到“杀母弑子”的激进女性主义文学,日本女性主义文学经历了比较曲折的发展过程。二、该著作以日本女性主义文学文本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女性形象的分析,折射出所处时代的特点。不同时期的文学文本,其女主人公形象各不相同,自由民权运动时期的女性是争取婚姻自主的形象,而战后具有激进女性主义思想的女主人公则厌恶自己的女性属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女性主义文学终会走向两性和谐的方向。三、该著作涉及作家与作品众多,涉及16位作家和25部作品。每一位作家及作品的选定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既然课题名称是“日本女性主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那么必定要选取经得住推敲的女性主义文本进行研究,对于那些似是而非的文本坚决予以剔除。四、坚持女性主义理论与女性主义文本研究的有机结合,比较恰当地运用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并结合日本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特点,有效地甄别出女性主义文本具有的女性主义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女性形象研究。五、著作中专设一节对日本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行阐述,这对提高中国学者对日本女性主义文学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认识具有良好的启发作用。国内此类研究甚少,是一个研究的空白领域点,需要大力加强。先瑞自2005年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毕业后,第二年便晋升教授。按理说,都已经是教授了,没必要再去进博士后流动站了。但是先瑞为了督促自己在学术上更加精进,仍然选择进站学习。他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博士后流动站进站3年,在站期间他将研究重点从日本白桦派文学转向日本女性主义文学,并在出站后一直坚持日本女性主义文学研究至今。2016年他离开部队院校到地方院校工作,5年间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教材2部,发表CSSCI期刊论文3篇,发表核心期刊(含海外期刊)论文14篇,一般期刊论文21篇。他工作上勤勤恳恳,研究上孜孜不倦,充分发挥部队期间练就的能打硬仗的本领,终于结出丰硕的果实。时光荏苒,读我博士期间风华正茂的先瑞如今已经有了15年教授经历,成为“老教授”了。我欣喜地见证了他的一步步成长,希望先瑞教授不忘学者初心,勇攀学术高峰,在学术园地里继续大放异彩。愿他能在做好本职教学工作之余,多出优秀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尤其是多出一级期刊论文,期待本著作早日与读者见面。是为序。上海外国语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会长谭晶华
目录
第一章 女性主义理论综述…………………………………………… 1第一节 女性主义及其理论的发展………………………………… 1第二节 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 9第三节 日本女性主义思潮发展简述……………………………… 11第二章 日本女性主义文学综述……………………………………… 25第一节 日本女性主义文学发展脉络……………………………… 25第二节 日本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31第三章 近代时期的日本女性主义文学……………………………… 43第一节 日本女性主义文学的滥觞——清水紫琴的《破碎的婚戒》…………………………………………… 43第二节 平塚雷鸟的女性主义思想………………………………… 48第三节 平塚雷鸟《前往茅崎》的女同性恋者形象……………… 61第四节 与谢野晶子的女性主义思想……………………………… 65第五节 田村俊子《生血》中的女性形象………………………… 86第六节 田村俊子追寻的“光亮”——《木乃伊的口红》中阿实女性意识的嬗变…………………………………… 93第七节 在婚姻与工作之间挣扎的女性形象——田村俊子的自传作品《女作者》和《她的生活》…………… 99第八节 冈本可能子及其女性主义思想…………………………… 104第九节 有岛武郎笔下的“疯女人”——《一个女人》后篇中的叶子形象………………………………………… 112第四章 昭和初期的日本女性主义文学……………………………… 125第一节 杂志《女人艺术》与日本的妇女解放运动……………… 125第二节 宫本百合子的女性主义作品——《伸子》……………… 136第三节 野上弥生子《真知子》中的女性形象…………………… 148第四节 侵略战争的帮凶——新女性对侵略战争的参与 ………… 155第五节 《浮云》中虚无的主人公形象…………………………… 168第五章 战后日本女性主义文学……………………………………… 177第一节 有吉佐和子《纪之川》中的女性叙事…………………… 177第二节 一家四代女人的生活记录——试比较《无字》和《纪之川》的女性形象…………………………………… 182第三节 《无字》和《纪之川》的男性形象比较………………… 195第四节 津岛佑子早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203第五节 母爱的赞歌——《跑山的女人》中的未婚妈妈形象…………………………………………………… 212第六节 从施虐与受虐表现看河野多惠子的《搜罗幼童》——以女性形象为中心 …………………………………… 226第七节 大庭美奈子《三只蟹》女性形象解析…………………… 235第八节 濑户内晴美前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241第九节 林京子的女性主义代表作《峡谷》……………………… 252第六章 日本女性主义文学表现手法及形象嬗变…………………… 265第一节 私小说与日本女性主义文学……………………………… 265第二节 日本女性主义文学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270结 语…………………………………………………………………… 285参考文献………………………………………………………………… 289后 记……………………………………………………………………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