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引论,第二章为流变测量、第三章为聚合物流变学、第四章为推进剂药浆流变特性、第五章为工艺性能、第六章为粒度级配、第七章为推进剂流变性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推进剂药浆的组成、结构和流变特性,以及推进剂组分和各种工艺因素对推进剂流变性的影响特征和规律。本书提出了推进剂工艺性能的可浇性、流平性、适用期的表征参数和判定方法,和推进剂填料的分形级配理论。
编辑推荐
本书可供推进剂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阅读,也可作为从事固体推进剂专业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和学习教材。对有兴趣于流变学的相关复合流体材料领域的科研和技术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唐汉祥,从参加工作开始至退休,三十余年一直从事复合固体推进剂配方和性能研究。先后研究过丁羟四组元、丁羟三组元推进剂及其相关的贮存性能、燃烧性能、力学性能、工艺流变性能。在配方研制、贮存、燃烧、力学、工艺方面获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三等奖四项。撰写航天丛书(150)《复合固体推进剂》苐五章 药浆流变性能。曾任《推进技术》第三届编委和《含能材料》第三届编委。
前言
流变学是研究材料流动和形变的科学。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研制和生产,实际是推进剂药浆流体的配制和成型,流变学工作几乎贯穿于推进剂研制、生产的全过程,是推进剂领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复合固体推进剂首先是将各种组分配制成可流动的药浆,然后经流动浇注、固化成具有一定形状和致密结构的推进剂药柱。要顺利地进行浇注,药浆就要具备一定的流变特性,而药浆的流变特性又受推进剂配方组分的品种、含量、特性及相互搭配的影响,同时还与混合工艺、选择的设备和工艺参数相关,所以推进剂工作者既要知道药浆的流变特性及其变化规律,还要弄清楚推进剂组分及工艺过程对药浆流变性的影响,掌握控制和调整药浆流变性的方法和措施。推进剂工作一直以来沿袭的是一种所谓的“炒菜”模式,这是一种费力有时还不知所以然的经验工作方法。推进剂工作要高效、高质量地进行,必须借助对推进剂流变学的深刻认识和掌控。推进剂流变学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彩,是值得推进剂工作者进行挑战和发挥想象的一个领域。本书反映了作者在多年从事推进剂工艺研究工作中,有关推进剂流变学方面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全书共分7章:第1章引论、第2章流变测量、第3章聚合物流变学、第4章推进剂药浆流变特性、第5章工艺性能、第6章粒度级配、第7章推进剂流变性影响因素。本书重点介绍了推进剂药浆的组成、结构和流变特性,以及推进剂组分和各种工艺因素对推进剂流变性的影响特征和规律,提出了推进剂工艺性能的可浇性、流平性、适用期的表征参数和判定方法,以及推进剂填料的分形级配理论。成稿之时,我要对信任、提携我,以及指教我研究的袁人锐、戴国祥、王连生、严忠伟等航天四十二所的前辈和同事致以谢意。定稿过程中,得到了四十二所科技委的大力支持,科技委马新刚研究员对书稿的内容、文字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前秘书长王连生研究员对书稿结构的调整进行了指导,湖南大学邓剑如教授仔细审阅了书稿。本书的出版得到了航天科技图书出版基金的资助。书中包含了实验室同事刘秀兰、吴倩、陈江等的辛勤劳动,王拯进行了计算的编程,我的夫人兼同事张嘉荣女士,在我的研究和实验工作中给予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成稿的计算机文档的数据处理、绘图、制表等工作中得到了晓波、晓军、姚俊、金铁的竭力帮助。本书的撰写如果没有大家的努力协作、帮助,家人的全力支持与鼓励,是难以完成的。对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本书是在退休之余,趁暇草就,书中难免有疏漏、谬误,以期抛砖引玉,给他人有所借鉴和启发足矣,错误与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第1章引论11.1流变学由来11.2流变学发展11.3流变学研究内容21.4推进剂流变学21.4.1内容21.4.2特点描述31.4.3相互关系和意义41.4.4应用展望4参考文献5第2章流变测量62.1概述62.1.1目的62.1.2原理62.1.3分类62.2粘度72.2.1粘度的基本概念72.2.2粘度的定义82.2.3粘度的单位92.2.4各种粘度的含义102.2.5使用事项122.3圆筒粘度测量仪132.3.1旋转圆筒粘度计132.3.2窄缝共轴圆筒旋转粘度计162.3.3宽缝共轴圆筒旋转粘度计172.3.4单圆筒旋转粘度计172.4锥板粘度计182.4.1原理182.4.2应用192.5平行板粘度计192.6毛细管粘度计202.7短管粘度计222.8落球粘度计232.8.1原理 232.8.2压杆式落球粘度计262.9动态流变仪272.10其他粘度计292.11小结29参考文献31第3章聚合物流变学323.1概述323.2聚合物的一般流变行为及影响因素323.2.1分子量的影响343.2.2分子量分布的影响363.2.3支化度的影响373.2.4分子组成结构的影响373.3其他因素对聚合物流变性的影响393.3.1压力393.3.2增塑剂393.3.3温度413.4小结43参考文献46第4章推进剂药浆流变特性474.1概述474.2推进剂流变学基础474.2.1形变特性484.2.2流变特性494.2.3悬浮液流变特性524.2.4化学流变特性524.3推进剂药浆的组成和结构534.4推进剂药浆的流动544.5推进剂药浆流变特性544.5.1流变曲线544.5.2粘度564.5.3假塑性指数564.5.4胀流性574.5.5屈服值584.5.6触变性604.5.7残余应力614.5.8时间效应624.5.9温度效应634.5.10粘弹性664.6小结70参考文献72第5章工艺性能735.1概述735.2可浇性745.2.1浇注过程分析745.2.2浇注剪切速率745.2.3浇注与流变性755.2.4可浇性参数775.2.5可浇性判据795.3流平性835.3.1流平过程分析835.3.2表观粘度与流平性835.3.3屈服值与流平性判据855.3.4流平性与完整性885.4适用期915.4.1推进剂适用期915.4.2推进剂装药适用期965.5粘度预估965.5.1粘度的理论预估965.5.2适用期粘度预估985.6小结102参考文献103第6章粒度级配1046.1概述1046.2定值比级配1046.3平均空隙率与装填分数级配1076.4紧密堆积粒度级配1096.5滚动级配1126.6分形级配1146.6.1原理的提出1156.6.2理论推导1156.6.3推进剂分形级配1166.7小结128参考文献131第7章推进剂流变性影响因素1327.1概述1327.2配方组成影响1327.2.1粘合剂1327.2.2固化剂 1337.2.3氧化剂1377.2.4铝粉1447.2.5功能组分1467.3工艺因素影响1587.3.1混合机1587.3.2混合时间1597.3.3混合温度1627.3.4加料次序1637.3.5真空条件1667.4固化反应1677.5小结169参考文献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