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产品

    内容简介

    本书的作者在航天器自主导航领域潜心耕耘20余年,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研究成果;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新概念导航体制、测量敏感器产品、地面验证系统和空间飞行试验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本书面向当前自主导航技术发展需求,充分吸纳作者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导航滤波器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方法,对先进滤波器设计方法与导航定位方案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多个典型系统的仿真案例,实现了基础理论与工程背景的有机融合,对期待应用滤波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人员具有指导意义。

    编辑推荐

    本书充分吸纳作者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导航滤波器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方法,对先进滤波器设计方法与导航定位方案进行了分析。

    作者简介

    熊凯,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近地卫星自主导航研究领域高级主任研究师,主要从事航天器自主导航和非线性滤波等方面的基础预研工作。魏春岭,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空间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航天器自主导航和自主控制研究。郭建新,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高轨卫星自主导航及轨道控制、多体航天器复合姿态控制等方向的研究,负责我国新一代通信和导航卫星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工作。

    前言

    序航天技术是促进太空资源开发、知识传播与科技水平进步的重要引擎。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进出空间、利用空间、探索空间和控制空间的能力显著增强,航天科技和产业持续发展,系统创新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就。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为全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嫦娥五号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标志着探月工程 “绕、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战取得了圆满胜利。2021 年,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工程首个航天器天和核心舱顺利送入太空,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大幕正式开启;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未来我国还将开展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国家卫星互联网、小行星监测预警与防御、太阳系外行星生命探索、太阳系边际探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对航天器的自主能力和智能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自主导航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了动力源泉。航天器自主导航系统能够为近地轨道、深空探测和星际飞行的各类航天器提供位置、速度、姿态和时间等信息,支持航天器发展成为具备感知、学习、推理、执行、进化等能力的智能无人系统,使其能够长期在不确定环境且无外界干预的条件下执行空间任务。导航滤波器设计是航天器自主导航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提升系统性能具有重要作用。本书的作者在航天器自主导航领域潜心耕耘20余年,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研究成果;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新概念导航体制、测量敏感器产品、地面验证系统和空间飞行试验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航天器导航滤波器设计方法》一书面向当前自主导航技术发展需求,充分吸纳作者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导航滤波器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方法,对先进滤波器设计方法与导航定位方案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多个典型系统的仿真案例,实现了基础理论与工程背景的有机融合,对期待应用滤波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人员具有指导意义。相信本书的出版将对我国航天器自主导航技术研究和相关领域青年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希望更多怀揣航天梦的年轻人投身祖国航天事业,为加快航天强国建设做出贡献。2021年11月